无止之境的平安脱贫攻坚路

  2020年,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,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历史节点。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是不屈不挠、长期奋斗的果实,更是启航新征程、扬帆再出发的动员。

  “发放扶贫资金227.84亿元,融易新媒体,在全国18省61个县市落地多个项目,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7036人,人均增收2500元,项目惠及贫困人口73余万,并通过消费扶贫,完成扶贫产品销售2.36亿元。”2019年,中国平安交上的这份答卷无疑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,每一个参与脱贫攻坚的主体正以执着与奋进,全力向决战决胜迈进。

  教育扶贫的从0到1:顺河平安小学

  如果说创业是时代的呼唤,那么公益则是家学渊源中善心、善念的传承与必然。

  比如,中国平安创始人马明哲的外祖父是马来西亚华侨,自1938年起便一直捐资家乡修建学校、架桥修路;55年之后的1993年,也就是平安成立5年之时,马明哲便开始了自己的助学之路——成立希望工程救助小组,落实“中国平安希望小学建设项目”,帮助是学儿童重返课堂,次年,安徽六安顺河平安希望小学顺利落成并开学,1000余名失学儿童在平安的资助下重返校园。

  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,平安给了他们追求知识实现梦想的希望。

  2017年7月,马明哲在顺河小学的课堂上为孩子们讲了一个《老人与海》的故事:“只有在逆境中的成长才更扎实。关键要保持积极心态,永不言败,艰难困苦是暂时的,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,把苦难当成锻炼意志、磨练品格的好事。”

  现实中,顺河平安小学以及这里的孩子们,只是中国平安长达20余年教育精准扶贫之路上的一个缩影,时至今日,中国平安已在全国30余省市偏远地区远见了114所希望小学,帮助逾30万贫困儿童能上学、上好学,从1到N,所有这些,目的只有一个:以教育之手,拔掉一个家庭的“穷根”。

  全面扶贫的从1到N:“三村工程”

  如果时针可以回拨,对于中国平安而言,有两个节点值得铭记:一个是1988年5月27日,平安保险在深圳正式开门迎客,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,在一代代平安人的执着与努力下,由13人的队伍成长为拥有近200万员工、近2亿客户、5.3亿互联网用户的金融科技集团,跻身《财富》世界500强第39位,《福布斯》全球2000强第7位,市值及品牌居全球保险集团第1位;另一个节点则是30年后的2018年,马明哲宣布将司庆日定为“平安公益日”,并在连续20余年公益行动的基础上,正式启动总公益投入为100亿元的“三村工程”,面向“村官、村医、村教”的三个方向,实施产业扶贫、健康扶贫、教育扶贫,助力美好生活的实现和美丽乡村的建设。

  在此之前,2016年,中国平安成立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委员会,由马明哲担任委员会主任,2017年初,中国平安教育公益理事会正式成立。彼时启动的“三村工程”则是平安公益事业的全面深化。

  “投入100亿元帮助贫困农村地区,实现根本性脱贫。”根据平安的计划,“三村工程”总体扶贫投入资金将达100亿元。其中,“村官”项目预计将投入90亿元,“村医”和“村教”项目各投入5亿元。后续会根据“三村工程”具体开展的情况,进行相应调整。

  通过“村官”计划,中国平安将全助力村集体做实产业,帮贫困户自力更生;通过“村医”计划让“病有所医”,让乡村家庭健康有托付,让乡村居民看病不再难;通过“村教”计划让“学有所教”,让农村孩子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,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。

  “三村工程”:从乌兰察布到21省地市

  2018年3月29日,中国平安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签订“三村工程”扶贫战略框架协议书。乌兰察布市贫困面广,贫困人口多,贫困程度深,平安希望通过“三村工程”在当地的落地,利用3至5年的时间,大力提升乌兰察布的经济发展、医疗健康和教育发展水平,将乌兰察布打造成“三村工程”扶贫的样板和保险精准扶贫的典型。平安扶贫由集团号召和统筹,下属各子公司则集体总动员,发挥各自优势,一个都不能少。

  “村官”工程主要由平安产险负责实施,将通过“保证保险+全额贴息”等手段,撬动首期3300万元免息免担保的“平安扶贫贷”,重点扶持乌兰察布市奶牛养殖和燕麦种植两大地域优势产业,为贫困户购置代养奶牛和燕麦育种资料。

  “村医”工程由平安好医生、万家医疗、平安租赁以及平安养老险等负责实施,通过“4+1智慧医疗”的综合行动,用科技赋能村医,做好村民健康管理,减少乌兰察布贫困地区村民因病致贫,因病返贫。“4+1智慧医疗”具体包括村卫升级、村医帮扶、医视平台、医疗援助以及为村民建立专属健康管理档案。

 文章标题:无止之境的平安脱贫攻坚路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:融易新媒体
本文网址:http://m.ironge.com.cn/channel/list/131217.html